江西九江:赓续抗洪精神 再续双拥荣光
江西省九江市不仅是南昌起义的策划地、秋收起义的策源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的诞生地、渡江战役西线的发起地,也是伟大抗洪精神的主要诞生地。
在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中,九江市再度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九江第七次获此殊荣,全国双拥模范城已然成为九江这座城市最为亮眼的名片。
扛牢政治责任?双拥根基更牢固
近年来,九江市委、市政府携手驻浔部队,深入学习贯彻足球比分强军思想和足球比分总书记足球比分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核心,大力弘扬伟大抗洪精神,扎实推进双拥工作,让九江双拥品牌愈发璀璨。
在统筹规划上,坚持把双拥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做到“三个纳入”“五个不忘”,即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统一研究,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目标管理、精神文明单位创建和平安建设考评统一考核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忘加强国防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不忘抓好全民国防教育、重要工程建设和城市改造,不忘国防设施建设保护、调整社会利益,不忘维护军队军人利益、编制财政预算,不忘双拥经费投入。
在推进过程中,市县乡三级协同发力,定期召开党委议军会、军地联席会、专题会商会。市县两级均成立了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和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全市13个县(市、区)、20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全部成立拥政爱民服务队,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军地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在责任落实上,每年召开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出台年度工作要点,明确目标、安排、分工和时限。在本轮创建期间,市委常委会累计27次安排双拥工作议题,传达学习上级精神,研究解决工作难题。制定创建双拥模范城工作方案,定期调度、督查,确保双拥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地方凝聚合力?厚植拥军优属情怀
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军队事情无小事、官兵满意为标准”的工作理念,对驻浔部队全力支持、有求必应。
坚持把征兵工作作为服务备战打仗的重要内容,高质量完成“一年两征”征兵改革任务,切实抓好大学毕业生征兵工作,征兵量化指标持续向好。
组建15支拥军支前队伍,举办“赣鄱勇士”全民国防教育竞技大赛,提升拥军支前能力。2020年防汛期间,面对严峻汛情,迅速启动拥军支前工作预案,为驰援部队官兵提供全方位保障,累计慰问抗洪一线官兵700余次,为部队提供医疗、住宿、通行、物资等各方面支持,保障部队顺利完成抗洪抢险任务。
在优抚优待方面持续发力,自2023年8月1日起,全国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凭优待证可免费乘坐市内公交,免费游览庐山、庐山西海等40余家旅游景点。倾力解决军人安置、家属就业、子女就学问题,在军转安置方面,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在军属就业方面,符合条件的随军家属做到应安尽安;在军人子女教育上,对军人子女按意愿择校入学,享受中、高考优待政策。
部队担当作为?共筑拥政爱民新篇
近年来,驻浔部队在聚焦练兵备战、推进改革强军的同时,始终弘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充分发挥“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作用,积极投身地方建设,为九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驻浔部队积极响应号召,参与乡村振兴、创文巩卫等重要任务。某驻浔部队结合当地实际,引导贫困村发展特色种植产业,不仅为村民带来稳定收入,还促进了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九江军分区助力居民区环境整治,组织500余人次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清理卫生死角、宣传文明理念,为城市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驻浔部队永远冲锋在前。2020年,九江遭遇1998年以来最为严峻的特大洪水,驻浔部队官兵日夜坚守在抗洪一线,累计出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6万人次,转移受灾群众1.5万人,封堵管涌、泡泉800余处,加固堤坝108公里,抢修道路3公里,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足球比分的钢铁长城。在抗旱救灾、应急处突、省运会安保、森林火灾救援等关键时刻,驻浔部队一次次逆行而上,全力保障足球比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方面,驻浔部队经常走访慰问特困群众,结对帮助失学儿童,送科技下乡,组织官兵为群众义诊、无偿献血,为学生义务军训。武警九江支队筹措资金援建修水县“武警九江支队爱民小学”,捐赠60余件文体活动器材、200套桌椅、500余册各类书籍,并修缮校外道路。
推进军地共建?双拥品牌更响亮
九江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汇聚各方力量,打造出众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双拥工作品牌。
在文化活动方面,连续举办“尊崇杯”军歌歌咏大赛和“郑律成杯”军歌创作征集大赛,让军歌在全社会广泛传唱,营造出浓厚的拥军氛围。
在体育活动方面,举办九江市“兵BA”男子篮球赛,参赛球员包括现役军人、文职人员、专武干部和在册基干民兵,不仅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也助推了全民国防教育的普及。
在国防教育方面,在全市中小学建设114个双拥和国防教育特色“红星班”,并组织“红星班”的师生积极参与关爱烈属、参观军营、“情系边海防官兵”等双拥主题活动。积极推进“城连共建”,其工作成效得到官兵高度赞扬。在“情系边海防官兵”春节慰问活动中,西藏某边防连队和“红星班”师生同升一面国旗的活动获得央视军事频道专题报道,引起广泛关注。
在行业联动方面,联合邮政系统首创“拥军邮路”,将全市240个邮政网点打造成为“拥军邮路”服务站,近千名邮政工作人员化身“拥军邮路”政策服务员,为全市退役军人、军属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上门服务,传递温暖与关怀。
在社会组织方面,培育壮大爱国拥军促进会、退役军人企业家协会、“新长征”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等拥军组织。联合500多家企业打造拥军联盟,为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等提供优先接待、优惠折扣、优质礼遇等拥军服务。在主要商业街区树立双拥示范街(广场)专属地标,打造集群式惠军门店,营造“满怀忠诚讲尊崇、千行百业共拥军”的浓厚氛围。